WFU

2022年7月23日 星期六

熱傷害

 

作者:張安迪 醫師





天啊…

我要暈倒了…😖
絕對不是因為下周又受學會邀請至台大演講然後最近太忙都沒有準備…🤣🤣🤣
而是實在太熱了…🥵

真不想出門…
大家最近要出去應該都有這樣的感覺…
各地高溫☀️頻傳
哪裡哪裡又破了高溫🔥紀錄

人屬於恆溫動物
正常的體溫約在36-37度
我們需要經過排汗😓來散熱調節體溫
如果散熱的機制出現問題
就容易出現”熱傷害”喔🤔

常見的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4種
🌞熱痙攣:
高濕熱環境+體液和電解質流失
電解質不平衡的狀態
使肌肉不自主收縮所造成的肌肉疼痛
🌞熱暈厥
炎熱環境+長時間站立
血管擴張幫助散熱
血液🩸重新分配跑到皮膚等周邊血管和四肢
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發生暫時性暈厥😵
🌞熱衰竭
流汗過多+未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導致血液循環衰竭
常出現大量出汗、疲倦無力、頭暈/頭痛😵‍💫、喘、低血壓、臉色蒼白等
核心體溫開始上升但很少會達到40°C
🌞中暑(最嚴重) 死亡機率約為30%-80%😱
大多是因為熱衰竭時未及時發現
皮膚因體溫調節中樞調節功能失常而無法散熱呈現乾燙潮紅😡狀態
開始出現意識不清且體溫超過40°C
最後造成中樞神經異常
若不盡速處理可能會引發休克、多重器官衰竭等併發症甚至死亡😭

👨‍⚕️熱傷害如何處理?
「三快原則」:快速發現、快速降溫、快速送醫
📣涼-脫-散-補-送
🔎陰涼:移動到蔭涼通風處
🔎脫衣:去除多餘衣物
🔎散熱:濕冷毛巾擦拭、搧風
🔎補水:電解質飲料或是含少許鹽分的冷開水
🔎送醫🏥

盡量減少讓自己在溼熱的環境太久
適度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適當休息
希望大家都能避免熱傷害🥰

嗯…
還剩7天😅
看來我要加把勁了
為改善台灣內視鏡品質盡一份心力💪




張安迪醫師的健康手札

https://www.facebook.com/people/%E5%BC%B5%E5%AE%89%E8%BF%AA%E9%86%AB%E5%B8%AB%E7%9A%84%E5%81%A5%E5%BA%B7%E6%89%8B%E6%9C%AD/100068568815741/

2022年7月16日 星期六

110年的十大死因與十大癌症


作者:張安迪 醫師





日前衛服部於6/30公布了110年的十大死因與十大癌症

我們來看看有甚麼變化吧!🧐

不意外的😔
癌症依然蟬聯四十年榜首
而癌症時鐘又快轉了20秒😱
平均每10分10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

死亡人數創新高
雖然衛服部解釋主要受老年人口死亡人數增加及1月有1/3為低溫影響所造成
但我覺得可能也要把疫情😷的因素考慮進去
甚至可能還要再觀察一段時間
才能知道疫情到底對我們造成了哪些影響

與2020年相比較
2021年死亡人數除了肺炎減1.4%之外
其餘全部都增加😢
其中又以高血壓性疾病、糖尿病這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增加較多🥶

十大死因基本上沒有改變
高血壓性疾病排名由第七名升至第六名
可能是疫情減少外出🚗的關係事故傷害則降為第七名
而大家每天最關注的COVID-19則排名在第19名
我也相信到明年中公布今年死因的統計資料時這項排名一定會更往前

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
死亡排名與前年一致順位均不變
發生率的部分大腸癌💩第14年盤踞十大癌症之首

本來就專精於消化道早期癌的預防與治療
在今年加入我們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後
更拓展服務到慢性代謝性疾病像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等
看完最新的十大死因後
就覺得肩膀上的責任更加重大了🥺
幾乎一半以上都跟我有關

沒關係~
我會堅守在我的崗位上🫡
幫大家將慢性代謝性疾病控制到最好
繼續以高品質的內視鏡檢查為大家找出癌前病變
並以內視鏡手術為大家治療早期癌
總之
一定要讓大家健健康康的~~🥰




張安迪醫師的健康手札

https://www.facebook.com/people/%E5%BC%B5%E5%AE%89%E8%BF%AA%E9%86%AB%E5%B8%AB%E7%9A%84%E5%81%A5%E5%BA%B7%E6%89%8B%E6%9C%AD/100068568815741/

2022年7月7日 星期四

大腸黏膜下腫瘤內視鏡手術-個案分享

 

作者:張安迪 醫師




記得
她第一次踏入診間時的眉頭深鎖😔
「有同事推薦我來找你…」

果不其然…
後面跟著2個大難題…😅
胃幽門桿菌感染卻對抗生素過敏😵
健檢時發現大腸有黏膜下腫瘤😱

黏膜下腫瘤的手術有極高的風險與併發症
由於大腸小腸是所有腸胃道裡最薄的地方
也就是最容易破掉…😲
即便是專精於內視鏡手術的我
老實說…也是會有點保守
能不開就不開🫣

內視鏡超音波的結果看起來像脂肪瘤
大小大約2公分
像是心中放下一塊大石頭一樣
跟她說🤗「恭喜妳~看起來應該是脂肪瘤,再追蹤就好!」

只是我沒有想到
她回我:「不能切掉嗎?…小孩還小…」😲
我低估了為母則強…😅
她的回答就像重新拿了一顆更大的石頭放到我的心頭上
好吧!
確實腫瘤偏大而且表面看起來不是那麼漂亮
只好重新解釋了手術的好處、壞處與可能的併發症像腸子可能穿孔之類的🥶

於是
手術經歷快1個小時
這1個小時真的是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深怕呼吸太大力就把腸子弄破了
好在手術順利的完成💪
不但完整切除還沒有弄破腸子
整個腫瘤2公分多快3公分
病理報告竟然是纖維脂肪瘤😲
跟傳統的脂肪瘤不一樣
可能會變大、出血甚至貧血等等
好險在她堅定的眼神下把腫瘤切掉😆

治療後胃幽門桿菌已經治癒消失
而3個月後的追蹤大腸鏡
傷口癒合良好只剩一條淡淡漂亮的疤🥹
病理切片也沒有任何殘餘的腫瘤細胞🥳

她說每次回診等待的過程就有很多內心戲
半年多來都很緊張😖
恭喜妳~重拾健康
以後不用再眉頭深鎖了
只需要帶著愉快的笑容定期回來給我追蹤就好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