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安迪 醫師
前天(9月2日)首批BNT進來囉~🤩
相信很多人都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之前分享過幾篇關於疫苗的解析
(分別在6/10.13.27,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參考~)
不過主要針對當時國內可能打到的疫苗AZ和Moderna分析
今天就來幫大家更新一下😎
BNT與莫德納都屬於mRNA疫苗
最常見的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大約每2個人就有1個人會有
其他常見副作用包括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發燒等等
比較需要注意的嚴重不良反應包刮過敏性休克及心肌炎這2項😅
發生機率大約百萬分之5到10🎲
心肌炎較容易發生在年輕男性🙅♂️
若打了第一劑發生心肌炎,第二劑就不建議再接種mRNA疫苗,可能改打腺病毒載體疫苗或蛋白質疫苗較適合
一般施打mRNA疫苗後
1個月內都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如果1星期內有心悸、呼吸急促及胸痛
就要趕快就醫🚑
考量到學生要上課的需求👩🏫
目前衛服部規劃
首波BNT疫苗開放12至17歲學生對象造冊接種
其餘再優先提供18至22歲大學生及民眾至預約平台意願登記及預約
有些門診患者就帶著小朋友來問我
小朋友比較少有重症或死亡案例,這樣還需要接種疫苗嗎?💉
當然要~~
學教,就是無法避免的群聚活動
打疫苗除了保護孩子們免於染疫
防止在校傳染給同學及師長
更重要的是避免回家後傳染給父母與風險更高的長輩🧓👵
哪些人不建議打疫苗?
基本上目前只有
1.最近血壓血糖控制很差
2.未成年人(但目前mRNA疫苗實驗已經證實可以使用在12-18歲兒童)
3.過往曾經對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
若目前正在發燒、或患有急性中重度急病者則建議待病情穩定以後再施打
陸陸續續有些門診患者打完疫苗了
也出現很多不同的副作用
大多都是發燒、局部注射疼痛等小副作用
但還是有些出現了像肝發炎、腹痛(明明之前肚子都好了…打完又痛了起來)、腳腫、大小便異常、或血栓等等
雖然大多也都是自限性的
大概4-8周就會過去
但還是要提醒大家
打完疫苗務必多喝水多休息
留意相關副作用
如果真的出現不對勁的症狀
盡快回醫院就醫喔!🚑
希望大家都沒有出現太大的副作用
又可以得到大大的免疫力💪
#COVID19
#BNT疫苗
#多喝水多休息留意副作用
#群體免疫
張安迪醫師的健康手札